2016年,是监理行业跌宕起伏的一年。我们经历了监理行业的荆棘密布,体验了白热化竞争的残酷。从顶层政策的调整,到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让监理企业彷徨不定,无所适从。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东南人前进的步伐,在学校资产公司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下,公司全体同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坚持“四个一流”的总体目标,加压驱动,突破格局,创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经营为要务,思变寻出路
2016年,公司签订业务合同额150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经营总目标,较去年同比增长50%。交通投资持续下行,工程建设再度放缓,市场空间持续减少,行业改革及投资管理模式的变化极大地冲击了监理行业,公司的项目承接一度举步维艰。种种压力之下公司管理高层决定打破格局,创新经营思路。一是果断兼并扬州某地方队,就其地理优势抢占市场,2个月内中得2个扬州项目。二是考虑到江苏市场的急剧萎缩,同时为了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在延伸东南品牌的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潜在资源,大刀阔斧地向外走,将市场向西部延伸,成功打开了甘肃、新疆等外省市场。三是加快转型、升级力度,突破业务形式,由单纯的监理向代建+监理服务、技术咨询、试验检测等方向拓展。四是立足江苏,巩固福建等地的传统市场,确保两地市场的保有量。五是通过诸如地下盾构工程业绩的积累及政策扶持,加大轨道交通业务的开拓力度。
二、荣誉为基石,品牌是载体
荣誉是奠定品牌的基石,也是公司信誉生成的载体,为此,将每一个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成为东南公司每位监理人员的座右铭。2016年公司连续第1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咨询信誉等级连续第16年为“AAA”,交通运输部的信用评价保持“AA”(最高等级);2项已完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已完工程被交通运输部、国家安监局联合命名为“平安工程”,5项在建工程获省级表彰。东南公司均作为主要参建监理单位榜上有名,在同类企业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东南咨询”成为闪亮的品牌标签。
三、思想为指引,关怀是精髓
公司在加大经营管理力度的同时,坚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将公司的社会责任渗透到每位员工心中,处处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及尊重,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企业精神得以体现和升华。如:在激发正能量的党建活动中重温入党誓词环节,铿锵有力的誓词声令每一位党员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2016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更是将公司的党建活动推向了纵深,较好地激发了党员干部不忘历史使命,时刻牢记身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持之以恒的捐资助学活动坚持了第11年,100多名党员干部累计资助了2500人次的中小学贫困生,近三年累计考入大学的孩子达到40余人;暖意融融的重阳节活动已坚持了12年;深入人心的高温慰问一线同志的活动坚持了13年。
四、人才为核心,培育是关键
随着交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理所服务的对象将逐渐多元化,这就要求监理针对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有着不同跨度的专业背景。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公司统揽全局,对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分阶段实施定向人才战略。
(一)优化内部用人环境
优化沿用的用人机制,打通人才内部有序流动的渠道,持续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以此增强凝聚力,让现有人才留得住,后备人才脱颖而出。
(二)合理开发现有人力资源
通过开发有潜质的人才并对其强化理论再进行合理配置,将不同特点、不同专业的人才有机结合,使其理论、能力、经验方面实现互补;同时调整部分人才的岗位,培养一批既是专业强手又是沟通能手的通用型、复合型人才梯队,以满足未来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层次需要。
(三)提升人才知识结构
新的发展时期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2016年公司组织监理技术骨干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从交通到市政,从地铁到轻轨,从工程技术到信息管理,以适应现代工程信息化、数据化智力密集型发展趋势需要,技术过硬了在执业过程中便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四)培育新生管理力量
培育、发展一批职业能手和管理高手,实现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的不断升级,打造强有力的新生团队,让公司持续发展充满活力是必然。2016-2018年,东南公司将逐步推进项目部体制改革,让一部分具有“工匠精神”的年轻骨干有机会参与项目部的二级经营管理中来,通过创新突破管理格局,实现个人与项目部的共同发展,在思维上、体制上、管理上都得到质的飞跃。
2017年,全新的理念、发展的力量已悄然汇集,梦想的路在脚下延续,让我们不忘初心,顺势启航,抱着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协同作战,共创辉煌。
2016国家优质工程奖:江海高架通盛大道枢纽立交桥
2016国家优质工程奖:宁高城际一期机场线高架桥
部级平安工程:通洋高速西亭互通
福建省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湄渝高速岐山隧道进口(左洞8039m、右洞8044m)分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