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开新局,优化融合促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发布者:胡荣光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次数:550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出版社在东南大学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导向第一、内容立社、品质为王”的发展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面保证出版物的内容、编校、设计、印制质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宣传营销手段,创新内容传播渠道,同时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实现了科学发展。

一、深耕细作品牌建设,探求谋划“一核多翼”

在“强化专业特色,注重品牌建设”这一基本方针指导下,经过长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建筑板块已经形成了出版社精品出版的“核”,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出版社在2016年不断延伸品牌优势,探索开发新的出版“高原”、打造更多的拳头产品,逐渐丰满了精品出版的“翼”,为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创造了更多新的增长点。

19个项目入选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20165月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首次遴选结果公布,出版社《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创新发展》等5个项目入选建筑科学类项目,入选数量在全国出版社同类项目中位居第二位。通过加强品牌优势延伸和拓展,除了传统优势板块建筑类图书项目以外,还有《中国宗族文化发展史》等4个项目入选,分别涉及工业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科学以及文化传承与积累等领域,这与“十二五”时期只入选了1项心理学领域的非建筑类项目相比,是一大突破。新的“出版高原”的开发和更多拳头产品的打造不断增强了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为出版社精品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2个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2012年首次申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功后,近几年出版社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和成功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2016年再次入选《中国藏传佛教建筑史》《中国拓印画通览》2项,至此共有5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34个项目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2016年,经过严密的组织论证和申报,“江南古典园林数据云平台建设(江苏)”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理想城市系列丛书》《中国临床误诊误治大数据分析(上、下)》《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理论与技术》等入选了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47种图书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除了精品出版项目的开发,获奖情况也是出版社精品出版、品牌建设情况的重要体现。2016年,《喀什高台民居》荣获出版界三大奖项之一——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中国拓印画通览》等2种图书被评为“2016年第二季度苏版好书”;《江苏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防病知识专家谈》获得“2016年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空门寂路》和《笔尖情愫——钟训正院士风光素描画选》获得第九届华东地区书籍设计双年展封面设计奖。

二、重视质量管理创新,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

2016年,出版社一如既往地重视出版质量,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严把内容质量关,严格遵守国家出版法律法规,深刻学习领会上级文件及方针政策精神,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大社内质量监管力度,奖惩并用,提高全社人员对质量的思想认识,全年抽查图书近30种,质量全部合格。在2016年江苏省欧亿体育(中国)出版广电局对出版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中获得通报表扬。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在教材教辅类图书上加载二维码,使读者通过快速一键式扫描获取与纸质教材内容相应的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和视频内容,增强了教材使用的便捷性、交互性与欧亿体育性,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多方促进融合发展

在当前强调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2016年,出版社认真学习《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顺势而为,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探索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

1、继续加强图书信息数字资源库建立、电子书销售以及数字化平台和在线课程建设

完成出版社电子书的全平台覆盖,完成“大学语文”“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交通控制与管理”等13门在线课程的制作;完成2014年获财政部资助项目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项目“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总体进度的80%,预计20175月正式上线运营;完成2015年获财政部资助项目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项目“数字化电子电气自主在线实践平台构建与应用”课程平台及课程资源的建设,项目总体进度超过60%,预计20179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2、努力创新内容传播渠道

除了传统的营销手段外,着力探索如何做好出版社与实体书店的高效衔接、多样化的新媒体宣传营销(包括电商以及社群等)手段,注重对社内营销力量进行整合,多项并举,多管齐下,积极摸索、拓宽有效的营销路径,加强媒体、渠道和网络全方位、多层次的结合,例如召开了《中国画知识大辞典》等新书发布会、结合时事热点对相关图书进行微信公众号推送、举办或参办各类论坛讲座、参加“书香南京晚七点”等大众阅读活动把图书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品质及时、精准地推送到读者面前,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内容传播体系。

四、践行制作出版分开,逐步扩大产业视野

2015年初,出版社在原有的基础教育图书中心基础上成立了合作中心,加强对与民营图书公司合作的各类大中专教材、教辅、行业类培训图书的规范管理,2016年国家关于制作与出版分开的政策开始在江苏试点,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出版社对合作图书的管理更加高效,同时,通过合作也促使出版社从观念上、机制上向合作公司学习其快速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丰富的资本运营经验,寻找到从策划到营销的市场思维差距,进一步提高了出版社的市场运作能力,扩大了产业视野。

五、重视新型人才培养,加快出版队伍建设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尤其对出版这个创意性行业来说,更需要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出版社人才建设又带来新的挑战,加强出版社人才梯队建设应该说是当下第一要务。

2016年,出版社本着“从使用人才到经营人才”的原则,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和战略任务,通过业务教育培训项目带动发展、岗位实践锻炼个人自学积累、互帮互扶等多种方式和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考核政策等激励性措施加快人才培育,使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出版社人才的业务技能、管理才能和应用能力,努力实现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2016年,在出版社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谱写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新篇章。在2017这一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出版社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严把内容质量关,牢牢树立精品意识,更加注重出版经营活动中的社会效益考量,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践行发展新理念,求真务实,淡定从容,全员加速,履行好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喀什高台民居》

  2016年工作总结暨获奖出版物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