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助推学校双创建设的思考

发布者:胡荣光发布时间:2017-07-06浏览次数:636

过去十年来,学校产业通过公司运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资产公司和全资、控股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规范化建设,企业得到了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战略发展,对高校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企业现状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将学校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与学校教学、科研及双创目标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产学研及成果转化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努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双创建设服务。

二、几点思考

1、将企业建设成为学校和院系的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1)根据学校学科特点和优势,对产业合理布局,通过公司化运作的方式,以推进一批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拟组建建筑、电子、机电、智能交通、医工结合、地下空间等若干优势产业,努力将这些优势产业打造成为能引领产业链发展的前端企业。

2)建立双向的科研成果研发、转化机制,促使科研成果落地

一方面,将学校纵向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化运作,跟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实现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通过公司的运作,将社会需求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建立相应的研发、转化的平台,通过公司化运作实现转化。

2、根据国家需求和学校创一流建设的要求,规划产业的布局,整合优势资源,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社会需求,规划学校产业的板块,如建筑类、机电类、医工结合、生命科学、文化类、服务类等企业板块,凝练特色、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近几年,以建筑类板块为先导,充分发挥企业整体实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通过加强系统谋划,完善相应机制,从资本经营、优化结构、内涵发展三方面着手,实质推进建筑类企业的集团化发展。近期,以江北为契机,在江北进行实践,通过企业化运作,助推学校教学、科研成果在江北落地,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协议落实到实处。

3、为教学、科研服务

1)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工作

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的实践平台,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科研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学校各类学生的实践性环节与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使企业成为各类学生的教学、科研的实践基地。

2)把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落实到实处

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与学校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动,创立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使学生创新创业有一很实的落脚点。

3)以产业实践助力新兴学科

产业要面向市场需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以产业实践助力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景观设计与照明结合、艺术设计与建筑类结合、医工结合等。

4)设立教材出版专项基金,促进精品教材建设

出版社可在学校设立教材出版专项基金,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对教材的撰写与出版,积极培育和建设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教材。